国产偷窥小视频,国产 丝袜 大屁股 在线,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无码,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AV在线播放观看网址,精品制服丝袜一区第一页

歡迎來到思途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醫(yī)療器械生產企業(yè)合規(guī)技術咨詢服務

注冊備案 · 臨床試驗 · 體系建立輔導 · 分類界定 · 申請創(chuàng)新

186-0382-3910
186-0382-3910
全部服務分類

人工復蘇器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9年第79號)

來源:醫(yī)療器械注冊代辦 發(fā)布日期:2019-11-15 閱讀量:次

附件:人工復蘇器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9年第79號).docx

人工復蘇器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
(2019年第79號)

本指導原則旨在指導注冊申請人對人工復蘇器(俗稱:簡易呼吸器)注冊申報資料的準備及撰寫,指導和規(guī)范人工復蘇器的技術審評工作,幫助審評人員理解和掌握該類產品結構、性能、預期用途等內容,把握技術審評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對產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統(tǒng)評價。

人工復蘇器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9年第79號)(圖1)

本指導原則所確定的核心內容是在目前的科學認知水平和產品技術基礎上形成的。因此,注冊申請人和審評人員應注意其適宜性,密切關注適用標準及相關技術的最新進展,考慮產品的更新和變化。

本指導原則不作為法規(guī)強制執(zhí)行,不包括行政審批要求。注冊申請人和審評人員需密切關注相關法規(guī)的變化,確認申報產品是否符合法規(guī)要求。

一、適用范圍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人工復蘇器,該產品用于實施人工呼吸、急救時提供肺通氣。根據《醫(yī)療器械分類目錄》(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公告2017第104號),人工復蘇器的管理類別為二類,分類編碼為08—03—05(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急救設備—人工復蘇器(人工復蘇器))。

本指導原則范圍不適用電動、氣動復蘇器。

二、技術審查要點

(一)產品名稱要求

人工復蘇器產品命名應符合《醫(y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guī)則》(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令第19號)、《醫(yī)療器械分類目錄》和行業(yè)標準中的通用名稱,如“人工復蘇器”、“簡易呼吸器”。

(二)產品的結構和組成

人工復蘇器通常由病人閥(可含限壓閥)、呼吸球囊、進氣閥組組成。可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配置各種相應的選配件,如面罩、氧氣管、儲氣袋或儲氣管等。按照使用次數可以分為可重復使用、一次性使用產品。產品結構示意圖如下:

人工復蘇器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9年第79號)(圖2)

1-病人閥;2-限壓閥;3-呼吸球囊;4-進氣閥組;
5-面罩(選配);6-氧氣管(選配);7-儲氣袋(選配)

圖1 人工復蘇器示意圖

(三)產品工作原理/作用機理

人工復蘇器產品主要用于實施人工呼吸、急救時提供肺通氣。使用時,按壓呼吸球囊,進氣閥組關閉,氣體經病人閥端進入患者呼吸道;釋放呼吸球囊,病人閥關閉,在壓力差作用下,外界空氣經進氣閥組進入球囊。當需要高濃度氧氣輸送時,復蘇器連接氧氣管、儲氣袋或儲氣管使用,通過氧氣管接頭連接氧氣源,儲氣袋充滿氧氣后,過量氧氣通過進氣閥組排出到空氣中。

(四)注冊單元劃分的原則和實例

人工復蘇器注冊單元原則上以產品的技術原理、結構組成、性能指標和適用范圍為劃分依據。

例:一次性使用人工復蘇器和重復使用人工復蘇器劃分為不同注冊單元;無菌人工復蘇器和非無菌人工復蘇器劃分為不同注冊單元。

(五)產品適用的相關標準

如表1列出人工復蘇器主要涉及的現行有效的國家/行業(yè)標準、國際標準;如有標準發(fā)布或更新,應當考慮新版標準的適用性。

表1 產品適用標準(統(tǒng)一格式,標準編號)

標準編號標準名稱
GB/T 191—2008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 18280.1-2015醫(yī)療保健產品滅菌 輻射 第1部分:醫(yī)療器械滅菌過程的開發(fā)、確認和常規(guī)控制要求
GB 18280.2-2015醫(yī)療保健產品滅菌 輻射 第2部分:建立滅菌劑量
GB/T 18280.3—2015醫(yī)療保健產品滅菌 輻射 第3部分:劑量測量指南
GB 18279.1-2015醫(yī)療保健產品滅菌 環(huán)氧乙烷 第1部分:醫(yī)療器械滅菌過程的開發(fā)、確認和常規(guī)控制的要求
GB/T 18279.2-2015醫(yī)療保健產品的滅菌 環(huán)氧乙烷 第2部分:GB 18279.1應用指南
GB/T 19633.1-2015最終滅菌醫(yī)療器械包裝 第1部分:材料、無菌屏障系統(tǒng)和包裝系統(tǒng)的要求
GB/T 19633.2-2015最終滅菌醫(yī)療器械包裝 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裝配過程的確認的要求
GB/T 14233.1—2008醫(yī)用輸液、輸血、注射器具檢驗方法第1部分:化學分析方法
GB/T 14233.2-2005醫(yī)用輸液、輸血、注射器具檢驗方法第2部分:生物學試驗方法
GB/T 16886.1—2011醫(y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1部分: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評價與試驗
GB/T 16886.5—2017醫(y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5部分:體外細胞毒性試驗
GB/T 16886.7-2015醫(y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7部分:環(huán)氧乙烷滅菌殘留量
GB/T 16886.10—2017醫(y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10部分:刺激與遲發(fā)型超敏反應試驗
GB/T 16886.12-2017醫(y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12部分:樣品制備與參照樣品
YY/T 0287—2017醫(y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用于法規(guī)的要求
YY/T 0313—2014醫(yī)用高分子產品包裝和制造商提供信息的要求
YY/T 0316—2016醫(yī)療器械風險管理對醫(yī)療器械的應用
YY/T 0466.1—2016醫(yī)療器械用于醫(yī)療器械標簽、標記和提供信息的符號第1部分:通用要求
YY/T 1474—2016醫(yī)療器械可用性工程對醫(yī)療器械的應用
YY 0600.4-2013醫(yī)用呼吸機 基本安全和主要性能專用要求 第4部分:人工復蘇器
YY/T 1040.1-2015麻醉和呼吸設備 圓錐接頭 第1部分:錐頭與錐套
GB/T 1962.1-2015注射器、注射針及其他醫(yī)療器械用6%(魯爾)圓錐接頭 第1部分:通用要求
ISO 18562-1:2017Bio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of breathing gas pathways in healthcare applications -- Part 1: Evaluation and testing within a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

注:正文中引用的上述標準以其標準號表述。

上述標準包括了產品研發(fā)及注冊申報資料中經常涉及的標準。不包括根據產品的特點所引用的一些行業(yè)外標準或其他標準。

產品適用及引用標準的審查可以分兩步來進行。首先對引用標準的齊全性和適宜性進行審查,也就是審查產品技術要求中與產品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是否進行了引用,以及引用是否準確。應注意引用標準的編號、名稱是否完整規(guī)范,年代號是否有效。其次對引用標準的采納情況進行審查。即所引用的標準中的條款要求,是否在產品技術要求中進行了實質性的條款引用。這種引用通常采用兩種方式,文字表述繁多內容復雜的可以直接引用標準及條文號,比較簡單的也可以直接引述具體要求。

(六)產品的適用范圍/預期用途

用于供電供氣不完備場合和緊急情況下對突發(fā)呼吸困難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實施人工呼吸、急救時提供肺通氣。

(七)產品的主要風險

1.產品的風險管理報告應符合YY/T 0316-2016《醫(yī)療器械風險管理對醫(yī)療器械的應用》的有關要求,判斷與產品有關的危險,估計和評價相關風險,控制這些風險并監(jiān)視控制的有效性。注冊申請人提供注冊產品的風險管理報告應扼要說明:

(1)在產品的研制階段,已對其有關可能的危險及產生的風險進行了估計和評價,并有針對性地實施了降低風險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措施。

(2)在產品性能測試部分中驗證了這些措施的有效性,達到了通用和相應專用標準的要求。

(3)對所有剩余風險進行了評價。

(4)風險/受益分析。

(5)對產品的安全性的承諾。

2.風險管理報告的內容至少包括:

(1)產品的風險管理組織。

(2)產品的組成及適用范圍。

(3)風險報告編制的依據。

(4)產品與安全性有關的特征的判定。

注冊申請人應按照YY/T 0316-2016《醫(yī)療器械風險管理對醫(yī)療器械的應用》附錄C的34條提示,對照產品的實際情況作出針對性的簡明描述。

注意:產品如存在34條提示以外的可能影響安全性的特征,也應作出說明。

(5)對產品的可能危險、可預見的事件序列和危險情況的判定。

注冊申請人應根據自身產品特點,根據YY/T 0316-2016附錄E、I的提示,對危險、可預見的事件序列、危險情況及可發(fā)生的傷害作出判定。

(6)風險可接受準則:降低風險的措施及采取措施后風險的可接受程度,是否有新的風險產生。

(7)風險控制的方案與實施、綜合剩余風險的可接受性評價及生產和生產后監(jiān)視的相關方法,可參考YY/T 0316-2016的附錄F、G、J。

表2 產品主要初始危險因素

通用類別初始事件和環(huán)境示例
不完整的要求性能要求不符合。
與人體直接接觸部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問題。
說明書未對人工復蘇器的使用操作方法進行準確的描述與說明。
貨架有效期不恰當規(guī)范:在標識的有效期前,已無法保證產品的性能要求。
制造過程制造過程的控制不充分:生產過程關鍵工序控制點未進行監(jiān)測,導致人工復蘇器不合格。
供方的控制不充分:外購、外協(xié)件供方選擇不當,外購、外協(xié)件未進行有效進貨檢驗,導致不合格外購、外協(xié)件投入生產。
運輸和貯藏不恰當的包裝:產品防護不當導致產品運輸過程中損壞。
不適當的環(huán)境條件:產品存放于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條件中,如不干凈的倉庫,長時間高溫/低溫、高濕的環(huán)境,造成產品受到污染。
清潔、消毒和滅菌消毒執(zhí)行不恰當:未對產品消毒工藝進行確認或未按照確認過的參數進行消毒,導致消毒不徹底,產品有污染。
滅菌執(zhí)行不恰當:未按要求對人工復蘇器進行滅菌,或未達到滅菌效果。
重復使用次數超過經驗證的次數。
處置和廢棄沒提供信息或提供信息不充分:未在使用說明書中對產品處置和廢棄方法進行說明,或信息不充分
材料生物相容性:與人體接觸的工具部分或其他部件選擇不當可致過敏等反應。
閥門老化,密封性能問題
人為因素易混淆的或缺少使用說明書:如缺少詳細的使用方法、缺少必要的警告說明;使用不適當的型號;操作說明過于復雜,不易懂。
由缺乏技術的/未經培訓的人員使用:使用者/操作者未經培訓或培訓不足,不能正確使用人工復蘇器。

表3 部分危險、可預見的事件序列、危險情況和可發(fā)生的傷害之間的關系

危險可預見的事件序列危險情況傷害
化學的生產過程使用了加工助劑,注塑過程使用了工業(yè)脫模劑等,產品清潔不完全。帶有化學殘留的產品使用于人體。刺激患者中毒,引起炎癥,傷害人體健康。
生物學的
(微生物污染)
消毒或滅菌效果不佳;初始污染菌超標。有微生物污染的器械使用于人體交叉使用,感染患者,進而感染與患者接觸的人員
生物相容性產品無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與人體組織不相容的器械使用于人體中毒、刺激、過敏等癥狀,傷害患者健康,嚴重時危及患者生命。
功能進氣閥漏氣,無法提供足夠的輸送容量;病人閥阻塞,氣體無法正常輸送至患者口中;一次性使用的產品被重復使用。無法提供有效的肺通氣;未進行消毒滅菌或消毒滅菌后產品性能無法滿足性能要求。錯失最佳 呼吸搶救時間;交叉感染或無法提供有效肺通氣。

表2、表3依據YY/T 0316-2016的附錄E提示性列舉了人工復蘇器可能存在危險的初始事件和環(huán)境,示例性地給出了危險、可預見的事件序列、危險情況和可發(fā)生的傷害之間的關系,給審查人員予以提示、參考。

由于人工復蘇器功能和結構的差異,本章給出的風險要素及其示例是常見的而不是全部的。上述部分只是風險管理過程的組成部分,不是風險管理的全部。注冊申請人應按照YY/T 0316-2016中規(guī)定的過程和方法,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內建立、形成文件和保持一個持續(xù)的過程,用以判定與醫(yī)療器械有關的危險、估計和評價相關的風險、控制這些風險并監(jiān)視上述控制的有效性,以充分保證產品的安全和有效。

(八)產品的研究要求

1.產品性能研究

應詳述產品技術要求中主要性能指標及檢驗方法的確定依據,提供采用的原因及理論基礎,提供涉及的研究性資料、文獻資料和標準文本。如適用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中有不采納的條款,應將不采納的條款及其理由予以闡明。

應研究的產品基本性能至少包括進氣閥接頭、拆卸與裝配、被嘔吐物污染的患者閥功能、機械沖擊、增補氧和輸送的氧濃度、呼氣阻抗、吸氣阻抗、死腔、最小輸送容量、壓力限制、微生物限度等。

說明書中描述的性能或產品宣稱的特殊性能應進行研究。

若產品帶有配合使用的配件,應分別列出附件的材料、結構、性能要求。

應提供產品的主要原材料選擇依據等信息。

2.生物相容性的評價研究

應描述人工復蘇器產品與人體接觸部件的材料,以及在使用過程中與皮膚組織接觸的性質和時間,參照《關于印發(fā)醫(y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和審評指南的通知》(國食藥監(jiān)械〔2007〕345號)、GB/T 16886.1—2011的要求對其進行生物相容性評價。

建議參照ISO 18562-1-2017,對與人體間接接觸的部件進行生物相容性評價研究。

3.消毒或滅菌工藝研究

應明確滅菌工藝(方法和參數)和無菌保證水平(SAL),并提供滅菌確認報告。若滅菌使用的方法容易出現殘留,如環(huán)氧乙烷滅菌,應當明確殘留物信息及采取的處理方法,并提供研究資料。可根據適用情況,按照GB 18280.1-2015、GB18280.2-2015、 GB 18279.1-2015、GB/T 18279.2-2015等標準的要求開展研究。

對于重復使用的產品,應提供終端用戶滅菌或消毒方面的研究資料,包括重復滅菌或消毒次數、產品性能的研究。

對于使用前需要進行清洗、消毒或滅菌的,應當明確推薦的消毒或滅菌工藝(方法和參數)以及所推薦消毒/滅菌方法確定的依據。

4.產品有效期和包裝研究

(1)產品有效期和包裝研究情況可通過實時老化或加速老化試驗獲得。有效期研究項目包含包裝完整性和技術要求中規(guī)定的項目,建議選擇原材料最多,組件最完整,使用性能可以覆蓋使用單元的型號進行驗證。加速老化試驗可參照YY/T 0681.1—2009《無菌醫(yī)療器械包裝試驗方法 第1部分:加速老化試驗指南》系列標準、GB/T 19633.1—2015《最終滅菌醫(yī)療器械包裝 第1部分:材料、無菌屏障系統(tǒng)和包裝系統(tǒng)的要求》、GB/T 19633.2—2015《最終滅菌醫(yī)療器械包裝 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裝配過程的確認的要求》、YY/T 0698.1—2011《最終滅菌醫(yī)療器械包裝材料 第1部分:吸塑包裝共擠塑料膜要求和試驗方法》系列標準等進行;非無菌供應的產品可參考上述標準進行有效期研究。

(2)申請人應提交包裝研究資料,依據有關國內、國際標準(如GB/T 19633.1-2015、GB/T 19633.2-2015、ISO 11607-1等)對包裝進行分析研究和評價。直接接觸產品的包裝材料的選擇應至少考慮以下因素:包裝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包裝材料的毒理學特性;包裝材料與產品的適應性;包裝材料與成型和密封過程的適應性;包裝材料與滅菌過程的適應性;包裝材料所能提供的物理、化學和微生物屏障保護;包裝材料與使用者使用時的要求(如無菌開啟)的適應性;包裝材料與標簽系統(tǒng)的適應性;包裝材料與貯存運輸過程的適應性;非無菌供應的產品,可參考上述適用的項目進行包裝研究。

(九)產品技術要求應包括的主要性能指標

人工復蘇器產品有直接對應的行業(yè)標準YY 0600.4-2013《醫(yī)用呼吸機 基本安全和主要性能專用要求 第4部分:人工復蘇器》,對產品本身明確了要求。不同企業(yè)可根據自身產品的技術特點制定性能指標要求,但不得低于相關強制性標準的強制性要求、說明書中描述的性能或產品宣稱的特殊性能應進行研究。

物理性能:

1.患者連接口接頭

2.呼吸氣體的呼氣口接頭

3.面罩接頭

4.氣囊充氣閥接頭

5.氣囊進氣閥接頭

6.螺紋氣體過濾器接頭

7.氧氣管接頭和壓力計接頭

8.操作要求

8.1 拆卸和裝配

8.2被嘔吐物污染后的患者閥功能

9.機械沖擊

9.1墜落試驗

9.2浸水

9.3氣囊充氣閥

10.增補氧和輸送的氧濃度

11.呼氣阻抗

12.吸氣阻抗

13.患者閥故障

14.患者閥泄漏—前向泄漏

15.人工復蘇器死腔和重復呼吸

16.通氣性能

16.1最小輸送容量

16.2壓力限制

17.儲存和操作條件

18.壓力限制系統(tǒng)設置的指示。

19.外觀要求。

20.若產品包含其他配合使用的附件,應結合產品功能、結構制定相關性能要求。例如,儲氣袋性能要求(接頭、容量、外觀、氣密性)。

21.化學性能

根據不同材料特性,由申請人決定是否對化學性能提出要求。跟人體直接接觸的部件,應補充化學性能的要求(至少pH值、重金屬)。

22.生物性能

22.1非無菌供應的產品,若產品首次使用前不需要進行清洗、消毒、滅菌處理,鼓勵申請人對微生物限度進行規(guī)定。

22.2以滅菌包裝提供的產品應無菌。

22.3采用環(huán)氧乙烷滅菌的產品,環(huán)氧乙烷殘留量不得大于10μg/g。

(十)檢測單元中典型產品的確定原則和實例

同一注冊單元應按產品風險與技術指標的覆蓋性來選擇典型產品。典型產品應是同一注冊單元內能夠代表本單元內其他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產品,應考慮功能最齊全、結構最復雜、原材料最多的產品,若不能完全覆蓋,還應選擇其他型號進行差異性檢驗。例如:病人閥、進氣閥結構不同的,應分別進行檢驗。

(十一)產品生產制造相關要求

1.應當明確人工復蘇器生產工藝流程,注明關鍵工序和特殊過程,并說明其過程控制點。

2.有多個研制、生產場地,應當概述每個研制、生產場地的實際情況,相關的生產環(huán)境應符合《醫(y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公告2014年第64號)的相關要求和YY/T 0287—2017的相關要求。

(十二)產品的臨床評價要求

按照《醫(yī)療器械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通告2015年第14號)提交臨床評價資料。

與《免于進行臨床試驗的醫(yī)療器械目錄(修訂)》(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通告2018年第94號,以下簡稱《目錄》)中,序號為340“人工復蘇器(人工復蘇器)”相同的產品可免于進行臨床試驗。申請人需提交申報產品相關信息與《目錄》所述內容的對比資料和申報產品與已獲準境內注冊的《目錄》中醫(yī)療器械的對比說明。

若無法證明申報產品與《目錄》產品具有等同性,則應按照《醫(yī)療器械臨床評價技術審查指導原則》及其他臨床評價法規(guī)文件的要求開展相應工作,提供符合要求的臨床評價資料。

(十三)產品的不良事件歷史記錄

暫未查詢到人工復蘇器臨床使用出現不良事件的信息。

(十四)產品說明書和標簽要求

產品說明書、標簽的編寫要求應符合《醫(y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guī)定》(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令第6號)、YY/T 0466.1—2016、YY/T 0313—2014、YY 0600.4-2013等相關標準的要求。同時應注意以下要求。

1.在所有預期操作模式下,如何操作人工復蘇器的說明。

2.每個型號適合使用的體重范圍。

3.操作環(huán)境、儲存環(huán)境限制。

4.除空氣外,人工復蘇器能輸送的所有內容物。

5.能輸送的氧濃度。

6.輸送氣體容量范圍。

7.人工復蘇器死腔、前向泄漏和反向泄漏。

8.呼氣阻抗、吸氣阻抗和使用推薦附件所加的阻抗。

9.人工復蘇器正常使用時產生的呼末壓,如果大于0.2kPa,應說明。

10.如果有壓力限制系統(tǒng)和超控裝置,應說明其詳細信息。

11.如果人工復蘇器配有控制裝置或指示裝置,應說明其準確性。

12.為了清潔而需拆卸和裝配的說明,以及裝配后進行操作的性能測試的詳細說明。

13.對人工復蘇器、部件、配件進行清潔、消毒或滅菌的推薦方法。

14.使用前需進行的功能測試。

15.維護要求。

16.在有害或有毒環(huán)境中使用的建議(如適用)。

17.操作者可更換的部件清單。

18.在高氧濃度條件下,煙和火會引起危險的警告,以及人工復蘇器禁止使用油脂的警告。

19.警告不正確的使用人工復蘇器會造成危險。

20.一次性使用產品應當注明是“一次性使用”或“禁止重復使用”字樣或符號。

21.產品使用后需要處理的,應當標明相應的處理辦法。

22.有限次重復使用的產品應注明可供使用的次數和建議的消毒或滅菌方式。

23.明確本產品為一次性使用或僅限同一個人使用,若僅限同一個人使用應描述其風險及處理方法。

三、審查關注點

(一)重點關注產品技術要求編寫的規(guī)范性,引用標準的適用性、準確性、有效性,是否結合產品所含的選配件制定相應的性能指標。

(二)重點關注注冊申請人的產品研究資料是否全面、準確,是否體現其安全性、有效性。

(三)重復使用器械:技術審評時需特別關注重復使用次數的驗證,清洗和消毒方法的確認。

(四)產品檢驗報告:應關注檢測的典型型號是否覆蓋所有性能要求,檢驗報告所附照片中的產品結構組成、標識標簽等信息,是否與其他申報資料描述相同。

(五)對說明書的審查應注意明確產品的信息,選配件應列明并表述正確。

四、編寫單位

福建省食品藥品認證審評中心

思途企業(yè)咨詢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fā)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鄭州思途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醫(yī)療器械產品政策與法規(guī)規(guī)事務服務,提供產品注冊備案申報代理、臨床試驗、體系建立輔導、分類界定、申請創(chuàng)新辦理服務。

你可能喜歡看:
長江三角洲區(qū)域醫(y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滬藥監(jiān)械管〔2019〕112號)

長江三角洲區(qū)域醫(y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滬藥監(jiān)械管〔2019〕112號)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yī)療器械創(chuàng)新的意見》(廳字〔2017〕42號),按照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關于擴大醫(yī)療器械

長江三角洲區(qū)域醫(y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跨區(qū)域監(jiān)管辦法(試行)(滬藥監(jiān)械管〔2020〕67號)

長江三角洲區(qū)域醫(y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跨區(qū)域監(jiān)管辦法(試行)(滬藥監(jiān)械管〔2020〕67號)

為規(guī)范醫(yī)療器械注冊人跨區(qū)域委托生產的監(jiān)督管理,推進長江三角洲區(qū)域醫(yī)療器械跨區(qū)域監(jiān)管,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yī)療器械創(chuàng)新的意見》《

血液透析用水處理設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修訂版)(2024年第19號)

血液透析用水處理設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修訂版)(2024年第19號)

附件:血液透析用水處理設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修訂版)(2024年第19號).doc血液透析用水處理設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修訂版)本指導原則旨在指導注冊申請人對血液透析用水處理設備注冊申報資料的準備及撰寫,同時也為技術審評部門提供參考。本指導原則是對血液透析用水處理設備的一般要求,注冊申請人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確定其中內容是否適用。若不適用,要具體闡述理由及相應的科學依據,并依據產

一次性使用腹部穿刺器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1年第103號)

一次性使用腹部穿刺器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1年第103號)

指導原則旨在幫助和指導注冊申請人對一次性使用腹部穿刺器注冊申報資料進行準備,以滿足技術審評的基本要求。同時有助于審評機構對該類產品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審評,提高審評工

免于臨床試驗的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2021年第74號)

免于臨床試驗的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2021年第74號)

國家藥監(jiān)局關于發(fā)布免于臨床試驗的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的通告(2021年第74號)發(fā)布時間:2021-09-24為指導體外診斷試劑的臨床評價工作,根據

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中SUSAR分析與處理技術指導原則(2024年第42號)

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中SUSAR分析與處理技術指導原則(2024年第42號)

國家藥監(jiān)局藥審中心關于發(fā)布《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中SUSAR分析與處理技術指導原則》的通告(2024年第42號) 發(fā)布日期:20241010

重組膠原蛋白創(chuàng)面敷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第16號)

重組膠原蛋白創(chuàng)面敷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第16號)

附件:重組膠原蛋白創(chuàng)面敷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第16號).doc重組膠原蛋白創(chuàng)面敷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指導原則旨在指導注冊申請人準備及撰寫重組膠原蛋白創(chuàng)

醫(yī)用透明質酸鈉創(chuàng)面敷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第21號)

醫(yī)用透明質酸鈉創(chuàng)面敷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第21號)

附件:醫(yī)用透明質酸鈉創(chuàng)面敷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第21號).doc醫(yī)用透明質酸鈉創(chuàng)面敷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指導原則旨在指導注冊申請人準備及撰寫醫(yī)用透明質酸鈉創(chuàng)面敷料注冊申報資料,同時也為技術審評部門審查注冊申報資料提供參考。本指導原則是對醫(yī)用透明質酸鈉創(chuàng)面敷料產品的一般要求,注冊申請人應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確定其中內容是否適用,若不適用,需具體闡述理由及相應的科學依據,并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對

影像型超聲診斷設備(第三類)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修訂版)(2024年第29號)

影像型超聲診斷設備(第三類)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修訂版)(2024年第29號)

國家藥監(jiān)局器審中心關于發(fā)布影像型超聲診斷設備(第三類)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3年修訂版)的通告(2024年第29號)發(fā)布時間:2024-10-14為進一步規(guī)范

醫(yī)療器械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市場總局令第47號)

醫(yī)療器械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市場總局令第47號)

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令 第47號 《醫(yī)療器械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已經2021年7月22日市場監(jiān)管總局第11次局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件: 醫(yī)療器械注冊與備案管

八年

醫(yī)療器械服務經驗

多一份參考,總有益處

聯(lián)系思途,免費獲得專屬《落地解決方案》及報價

咨詢相關問題或咨詢報價,可以直接與我們聯(lián)系

思途CRO——醫(yī)療器械注冊臨床第三方平臺

在線咨詢
186-0382-3910免費獲取醫(yī)療器械注冊落地解決方案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

北京公司
186-0382-3911

鄭州公司
186-0382-3910

合肥公司
188-5696-0331

微信咨詢
返回頂部
讷河市| 株洲县|